客服热线:4006112220
微信公众号
首页>新闻中心

搬出旧水土 迁入新天地

搬出旧水土 迁入新天地


 


 搬出旧水土 迁入新天地——“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达1000万之巨,世界史上前所未有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2015年12月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电视电话会议,对“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由此拉开了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巨大帷幕。  五年弹指一挥间。2020年12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新闻发布会,宣布“十三五”期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达到1000万,相当于三峡移民的近8倍,为世界历史前所未有的壮举。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是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因其巨大的脱贫效应而成为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被称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与“标志性工程”。  中国有句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当“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时,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为一种重要且必要的考量。通过“挪穷窝”进而“换穷业”达到“拔穷根”,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解决了搬迁群众的脱贫与发展问题。  五年来,易地扶贫搬迁使数以千万的贫困群众从旧居的“穷山恶水”搬进山明水秀的崭新天地,从以前的茅草房、土坯房、危旧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全国近五分之一贫困人口由此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告别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空间”,走进充满阳光温暖的希望之地,老人们更加幸福,年轻人更有朝气,小朋友更加快乐。易地扶贫搬迁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综合效益,为彻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促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得以显著体现。短短五年,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一个个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形成。短短五年,无数贫困群众实现了世世代代住有所居、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梦想。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大迁移,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建、城乡格局的重构和社会关系的重塑,是之前需要若干代人才有可能完成的人生跨越。  行百里者半九十。易地扶贫搬迁也仅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还有更重要的是努力解决贫困群众长远生计问题,让搬迁群众有事可做、有业可就、有根可扎、有梦可寻。  国新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表示,安置社区治理是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的重要后续工作,关系到千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民政部高度重视安置社区治理工作,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履行社区治理牵头统筹协调职责,付出巨大努力,做了大量工作。  陈越良表示,10月23日,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将依照其精神,在指导各地及时做好安置社区治理工作、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加快推进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组织开展新时代新生活行动、大力培育典型、加强工作指导和调查研究等方面着力推进,务求实效。“十四五”时期,将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12部门进一步出台《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六个方面25项具体举措,包括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加强安置社区管理、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加大工作投入力度、加强统筹指导和监督检查等。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也在不断推动完善相关举措,陆续出台实施社区治理、就业帮扶、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等专项政策,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支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这场堪称人类迁徙史和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增添一道完美的注解。


相关新闻

更多>
  • 人间正道 浩荡前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纪实

  •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中国慈善年会征文启动

  • “互联网+不良资产”经典沙龙圆满成功,收获颇丰!

  • 康晓光:公益商业化、政商合流阉割公益,被滥用的社会企业是其“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