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112220
微信公众号
首页>新闻中心

慈善这块蛋糕,到底能做多大

慈善这块蛋糕,到底能做多大

詹国枢

前些日子,为报道陈行甲辞去公职从事公益事业之事,

曾抽出时间,查资料,找信息,看视频,

“恶补”了关于慈善公益事业的若干基础知识,

学完这些知识,产生一些联想,

零零星星,记录于后。


一、关于慈善与公益


什么叫慈善,什么叫公益?

中国主流舆论,大抵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慈善是慈善,公益是公益,

二者不是一回事,主要区别有三:


一是主导不同。

慈善以社民间组织为主导。

公益事业则以政府为主导。


二是对象不同。

慈善面向个体,解决个体问题。

公益面向大众,解决社会问题。


三是动因不同。

慈善是公民自救和自治行动。

公益是公民自觉的责任履行。


以上说法,仔细琢磨,好像讲得比较模糊,似是而非,

最终还是没有弄懂,到底什么是慈善,什么是公益?


第二种说法:慈善与公益,就是一回事,

二者内容差不多,没什么本质区别。


以上两种说法,老詹认同第二种,

因为,我信奉“大道至简,通俗易懂”。

原本简单的事情,切莫人为地给弄复杂了。


从本质讲,慈善与公益,原本就是一回事,

说去说来,八个字可以概括:

自己掏钱,帮助别人。

这就是慈善,也就是公益。

何必分得那么清楚,搞得那么复杂呢?


二、人们为何产生慈善行为


人们为何产生慈善行为?

我以为,这可以从两个维度去寻找根源。


维度一:人们需要幸福感。


俗云:给予也是幸福。

这是很多人的切身体会。

自己掏钱,帮助别人。

在旁人看来,这是自己给予别人幸福,物质的幸福。

在自己看来,内心因为给予、因为助人而得到一种满足,

这也是幸福,精神的幸福。


维度二:社会需要三次分配。

人类财富,可以分为三次分配。


第一次分配,劳动。

即,市场按照效率原则,按劳分配,

有能力者,就挣得多。


第二次分配,税收。

即,政府按照公平原则,税收调节,

收入愈高,缴税愈多。


第三次分配,慈善。

即,个人按照心理需求,捐出钱财,

损出愈多,愈感幸福。


一般说来,个人财富愈多,愈会有慈善的冲动,

因为,钱再多,到了一定极限,全都是纸。

高楼千幢,夜眠七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当此时也,慈善捐赠,便成为一个极好的选择,

它对于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大有好处。

这也是人们产生慈善行为的心理依据。


三、慈善的需求与供给


当今中国,慈善的需求,相当强烈。

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两极分化、人们日子过得艰难的地方,

越是需要慈善。

所以,慈善的需求领域,非常广阔。


慈善的供给,即,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

自愿地将多余的财富部分地捐赠出来,

去帮助那些贫穷的、因两极分化而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的人们。

当今中国,实力雄厚、可以为社会捐赠的企业不少,

身家数千万数亿甚至数十亿的人,也有很多,

所以,慈善的供给,相当充裕。


四、谁为慈善搭桥


既然需求十分强烈,供给也很充裕,

为什么中国慈善这块蛋糕做得并不大

每年全国慈善捐赠款,比起发达国家,非常非常少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

缺乏数量充足质量稳定的组织,在需求与供给之间搭桥。


能够在供需二者之间搭桥的组织,

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动员能力。

要能设计出好的项目,让捐赠者动心,

一看就眼睛一亮,有捐赠的冲动。

二是信任程度。

再好的项目,因为中间组织的信誉度太差,别人不相信,怕上当,

所以,有能力捐赠的企业和个人,迟迟按兵不动。


五、分析几个案例


曾与一位朋友聊天,说起慈善事业,

朋友说,说句实话,我并非没有能力搞点慈善捐赠,

捐个十万八万的,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其一、捐给谁?谁是我信得过的组织?

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残疾人协会?社区居委会?

其二,图个啥?搞完捐赠,啥也没留下,我图个啥呢?

假如,捐赠以后,某某组织,给我送一像框,

里面有张捐赠证明,某年月日,某某某人,捐赠多少,

最好再附一说明书,我这十万八万,怎么用的,用到哪儿去了?

那么,今后,我的子孙后代,不也会受到教育吗,

想当年,我的爷爷,如何如何如何……

这不也是一种良好的家风传承么?


又与一位企业老板说慈善。

老板说,如今搞现代企业,除了多创造效益,多给国家纳税,多安置员工外,

还得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

所以,但凡有点实力的企业,每年都要搞些慈善公益活动,

但是,其一、哪个组织可以设计出好的项目,

让企业既心甘情愿掏钱,又能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呢?

其二、企业搞了慈善公益,怎样才能最大化地形成传播,

让企业的形象由此而提升一层呢?

如果能够做到这两条,

那么,企业出个几百万几千万,算得了什么呢?

那可真是物有所值呀!


六、出几个主意


老詹从来没有搞过慈善。

廉颇老矣,也不可能再搞什么慈善。

但是,脑子不老,智慧尚存,出点主意还是可以的。


比如,慈善组织的名称,还得取得巧妙,

陈行甲在深圳创立了恒晖公益基金会,

如果他还要再搞慈善组织,我建议取名“心佳”为好,

心佳,与行甲谐音,别人一听就晓得,

哦,这是陈行甲创立的慈善组织呀!就会天然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

而且,“心佳”二字,恰恰与慈善的本意“精神幸福”暗合,

岂非一个绝妙名称?


又如,慈善是需要大张旗鼓制造声势的,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嘛。

虽然,确实有一些默默无闻悄悄行善而不愿声张者,

但是,绝大多数人,捐了钱,做了好事,总还是希望人们知晓的。

哪家慈善组织,如果搞慈善年会,

我想到一个名称,可以叫做“施亦福(SYF)慈善年会”

施亦福者,施与捐赠,也是一种幸福也。

这不与慈善的本意,非常吻合吗?


好了,刚刚入门,学了一点慈善ABC,

便在这里依里哇啦卖弄一通,

信口开河,全外行话,

各位就那么随便一听,

哈哈一笑,拉倒了吧!





相关新闻

更多>
  • 人间正道 浩荡前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纪实

  •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中国慈善年会征文启动

  • “互联网+不良资产”经典沙龙圆满成功,收获颇丰!

  • 康晓光:公益商业化、政商合流阉割公益,被滥用的社会企业是其“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