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慈善公益报
走乡村振兴路作“村居公益人”——中华慈善总会“善济病困工程”与“村居通”平台启动“村居公益人”项目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董凡)对于刚刚脱贫以及处于贫困边缘的群众来说,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仍然严峻。为了让百姓面临大病威胁时,除了政府保障之外,还可以有更多的求助通道,通过公益项目和慈善救助兜住防返贫、防致贫的底线,2020年,中华慈善总会携手轻松集团联合发起了中华慈善总会“善济病困工程”。该工程整合了中华慈善总会现有的格列卫、泰瑞沙等11个药品援助项目,以及唇腭裂、先心病、包虫病等多个手术类援助项目,并启动了面向因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家庭的直接救助类项目。中华慈善总会今后新增的医疗救助类的项目也将纳入“善济病困工程”中来。 近日,为充分发挥基层村居干部在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中的公益职能,以科技赋能大病患者援助工作,中华慈善总会“善济病困工程”联合“村居通”平台发起了面向村居干部的“村居公益人”项目。该项目是由中华慈善总会“善济病困工程”发起并认定,由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联合“村居通”平台具体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项目。广大村居干部通过公众号“村居通”注册认证、领取“村居公益人”资格。注册取得“村居公益人”资格的村居干部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将发挥自身优势,架起慈善组织与困难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据悉,“村居公益人”主要职责包括:提交求助登记。村居公益人主动参加大病救助公益项目,调查、联络罹患大病需要筹款救助的患者及家庭或被动接受他们的求助后,可为大病患者登记求助信息。登记求助信息后,大病救助公益项目工作人员会直接与需要救助的大病患者联系对接救助事宜。帮助传递爱心。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微信群)、QQ(qq空间、qq好友、qq群)、贴吧、微博等途径转发大病救助公益项目链接。关注项目进展情况。实时了解困难群众求助故事、患者资料、项目动态等关键环节进展,同时帮助患者解决筹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患者及时筹得善款用于治疗。未来,“村居公益人”项目还将在大病救助、文化健康、养老助残、产业振兴、精准帮扶、教育培训等公益领域发挥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公益”,发挥基层干部在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中的公益职能,进一步完善村(居)服务能力。 目前,该项目已在湖南怀化、河南平顶山开展试点工作,同时期待更多有意向加入“村居公益人”项目的地区和村居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已经完成民政部金民工程认定的城乡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关注“村居通”微信公众号,点击【村居为民】-【村居公益人】,选择【注册认证】选项,填写相关信息进行村居公益人信息认证,认证成功后即成为村居公益人。已通过“村居通”公众号注册认证成功的村居公益人,即可获得由中华慈善总会“善济病困工程”认定,以电子证书形式颁发的“村居公益人”证书(中华慈善总会代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