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112220
微信公众号
首页>新闻中心

问渠哪得清如许 慈善源头活水来 ——合肥市慈善总会董昭礼会长谈慈善项目创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 慈善源头活水来 ——合肥市慈善总会董昭礼会长谈慈善项目创新

   来源:慈善公益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名会长说慈善 问渠哪得清如许 慈善源头活水来——合肥市慈善总会董昭礼会长谈慈善项目创新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颖文)“创新之困,当有创新之问;创新之惑,当有创新之策。”安徽省合肥慈善总会会长董昭礼直奔主题告诉我们:慈善走到了今天,传统意义上的慈善手段、慈善内容和慈善的服务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做慈善和做企业一样,要想有所作为,保持生机活力,就要不停地创新慈善项目,而项目创新不仅仅需要形式上的新,还需要群众的认可。董昭礼会长的一席话,紧紧地吸引着我们的思绪。在人人可为中谋划好项目内容  “我们所讲的项目,就是人们通过努力,运用新的方法,在约定的规范内完成的工作任务。”董昭礼说:“项目是一种担当和信任,还是一种文化。”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自2016年起,董昭礼任合肥市慈善总会会长。这几年他主打“慈善项目牌”,一切围绕人民至上去谋划、去实践,先后推出31个慈善重点项目,如今这些项目都已生根开花结果,2020年还被评为“中华慈善品牌项目”。董昭礼深有感触地说,慈善项目创新,前提是项目的选择,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选,要选实实在在的,群众认同的,服务对象急需的。二是择,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中择优,优中择急。为此,董昭礼带着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摸情况,请专家论证出点子,让服务对象谈建议、吐心声,走出去借鉴他人经验。经过半年多的精雕细琢,最后确定了31个慈善重点项目。  据董昭礼介绍,项目不拘一格,大的几万几十万上百万,高不封顶;小的一元几元十元,低到一分钱。旨在人人可做,人人能做,人人愿做,其目的是在提升慈善的社会参与度。为了让群众好记好学好做,他们请来漫画家给每个项目配上漫画,同时还配上打油诗。比如“一元集福献爱心”项目,配的打油诗是“一元慈善,切莫轻看。众人拾柴,方见火焰。”漫画让人一看便懂,打油诗一读便知。除此之外,每个项目的认领办法、联系方式,漫画中也都描画得清清楚楚,既美观又实用。在社会关注中讲好项目故事  “项目虽小暖如春,雪中炭火入柴门。”董昭礼在部队工作多年,转业后在省市多个岗位上担任过领导职务,宣传和落实经验丰厚。他认为,慈善的项目选定后,根本的就是扎扎实实地作宣传,让社会广泛关注。只有人人关注,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效果。为提升重点慈善项目的社会知晓度,让更多的人记住并传播项目内容,他们将讲好慈善故事作为突破口,一是在慈善工作会议上讲,各级慈善机构的领导结合工作主动讲。会上讲,不仅增强会议的吸引力,而且宣传面还广。二是把31个慈善重点项目制作成宣传展板,印成画册,在街道乡村巡回展出,同时还在《合肥晚报》上连载。三是党委、政府领导积极讲。市委书记看了“31个重点慈善项目”的宣传画后,连连称赞:“这项工作非常好,党员干部要带头认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还主动协调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市民政局、国资委、财政局相继发文,形成了县区市齐心协力,街道社居委联手行动。四是把身边的爱心人士事迹编写成故事,在报刊网络上宣传。有些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播出去,社会关注多了,慈善氛围就浓了。在灵活募捐中做大项目资金  “资金是开展项目的源头。”用董昭礼的话说,“现在不是没有资金,而是如何拓展灵活募捐渠道。”合肥主要采取三种渠道募集善款:一是利用大的节日,比如“9·5”中华慈善日,2020年仅这一天时间,除50多家单位主动捐赠外,还有数千人也主动献出爱心,当天共收到捐款2600多万元。二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平台,31个重点慈善项目上线后,有2000多人在平台上捐款50余万元,并有500多人认领项目,共计300余万元。三是十个专门委员会各尽其能、各尽其力。这十个专门委员会是董昭礼借用政协机关的架构成立的,比如:关爱困难学子委员会、关爱留守儿童委员会、拥军助友委员会、书画艺术委员会等。每个委员会的负责人都由慈善会副会长担任,每个专门委员会各自负责其服务对象。十个专门委员会每年至少筹集善款500万元以上。  “慈善机构虽然是社会团体,但必须有相对应的约束规范。”董昭礼表示,在落实“31个重点慈善项目”中,主要做法是按月落实,月前计划,层层推进。要求各县区项目总负责人拟定年度筹募和整体救助计划,具体项目负责人提前一个月谋划下个月的项目资金渠道,分管项目领导督促并指导项目资金募集,以及开展时间进度。各级慈善会按季度将筹集资金情况汇总到市总会,以此确保项目资金源源不断。在公开公正中发挥项目效应  “公开公正是做慈善的本,是公信力的本。”董昭礼认为,慈善本来就是慈心善举,所以每一分钱都要花得明明白白。  合肥慈善有一条铁的规矩,只要进入慈善会大门的钱和物,都是爱心,都要其发挥作用。所以用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要上会研究,并进行评估,再经过反复比较,最终确定钱用到哪里更合适。同时,对每一笔善款的走向都要跟踪问效。善款下拨后,慈善会要有专人了解资金及物资到位情况、使用情况、群众反映情况。比如,2020年“慈善情暖万家”项目,根据实际情况下拨42万元,共救济520户困难家庭。这520户是经层层筛选并公示之后才分配善款的。对每一笔善款走向也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善款在项目中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我们31个重点慈善项目,基本上涵盖了各类不同的服务对象。”董昭礼介绍说,“慈善精准扶贫入乡村”项目,投入150多万元,使156户边缘户和274户受灾家庭获得帮扶,过上了幸福生活;“捐资助学百年大计”项目,投入62.8万元,资助157名大学生;“防患未然,应急救灾”项目,投入350万元用于灾后恢复生产生活;“拥军助友”项目,投入8.2万元,帮助82户特困老兵;“特殊援助,患者福音”“携老扶幼,助残救孤”项目等,共投入700多万元,使慈善项目在社会各个层面全面开花结果。人们从一个个项目中进一步认识了慈善,从而在做慈善中更加积极地认领项目。合肥市慈善总会用慈善滋养了项目,让项目搞活了慈善。


相关新闻

更多>
  • 人间正道 浩荡前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纪实

  •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中国慈善年会征文启动

  • “互联网+不良资产”经典沙龙圆满成功,收获颇丰!

  • 康晓光:公益商业化、政商合流阉割公益,被滥用的社会企业是其“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