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112220
微信公众号
首页>募集公告
《善爱课堂》——残疾儿童教育成长计划
发布时间:2020-01-09 文章来源:洪力网

《善爱课堂》——残疾儿童教育成长计划

 

      一、项目缘起

 8.jpg

残疾儿童妈妈的自述

 

我是一名脑瘫儿童的妈妈,孩子今年10岁了。在医生宣判说:孩子是脑瘫的那一天,我放弃了曾经体面的工作,脱下高跟鞋和连衣裙,开始了每天在家与康复中心两点一线的生活,陪着孩子,走到哪里都牵着、抱着、背着。为了孩子所有的家长几乎都是久病成医自学成才,随口说出的一些数据让医学专家都瞠目结舌。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会倾其所有。带着孩子跑遍全国做了这么多的大手术,失望一次比一次消磨我的耐心,我甚至后悔生下了他,但是看着病床上的孩子,看着孩子单纯的眼睛,我恨不得打自己两巴掌,恨自己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身为一个妈妈,却只能抱着孩子无能的哭泣。

 

虽然孩子的智力不如常人,但是情感却很细腻。我和孩子爸爸每次争吵的时候,爸爸声音略高,孩子就会像受了惊的刺猬,从自己的房间跑出来,抱着自己的头,跪在地上,哐哐地往地上撞。我疯狂的跑过去抱着孩子,轻轻的拍着他的后背,告诉他,妈妈没事儿,只是与爸爸有些不同的意见,他浑身止不住的颤抖。我一度以为他是有自残倾向,询问了医生才知道,孩子不懂得如何表达,只会用这种粗暴的方式来保护妈妈。

 

我永远都不会放弃对孩子的治疗,每天,握着孩子的腿,蹲在地上,让他站在废木板搭建的三角体上,一遍又一遍训练他走路,因为久蹲,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有时候站起来会眼前一黑倒下。如果我的倒下能换得孩子站起来,那么我愿意。可是生为父母,不敢老、不敢病、也不敢死,是所有残疾孩子家长的心态。一个母亲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将来能挣个馒头吃,就死而无憾了。

 

自闭症、脑瘫儿童背后的父母

 

我国残疾人口总数8500多万,其中残疾儿童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隐形群体。受身体或者智力的限制,很多残疾儿童无法实现进入普通学校读书,除了少数轻度的幸运儿能随班就读,或者部分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尚有很多残疾严重和不能自理的,只能终身在家里无处可去。

除了自闭症、脑瘫、智力残疾这些儿童本身,孩子背后的父母同样让人心疼。因为孩子必须有人看护,孩子的妈妈常常是全职,一家老小的支出全靠父亲一人在外奔波忙碌。这些孩子需要终生进行康复训练,高昂的康复器材、专家费用,对本就因为治病而一穷二白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任何事情最难的莫过于坚持,这些孩子日复一日的进行康复训练,妈妈们就要日复一日的进行康复陪练。进步迟缓的孩子、柴米油盐的生活,很多父母都在这样的压力下,整日郁郁寡欢,甚至有的失去了活下去的欲望。对于脑瘫、自闭症的孩子们来说,爸爸妈妈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如果世界变成了灰色,那么他们也会同样变得黯淡。

 

“善爱课堂”——不完美小孩的“伊甸园”

 

我们常说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改变命运,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潍坊惟爱助残公益服务中心2017年关注到这个特殊群体的复杂需求,通过三年的探索,逐步打造和完善了融儿童文化教育、妈妈课堂,再到开设“苔花乐队”于一体的“善爱课堂”, 通过公益组织长期的知识、技能及社会实践等支持来满足残疾儿童群体多样化的需求,以关爱和陪伴,提升他们及家庭的幸福感。教导妈妈们正确的康复方法入手,包括心理援助,亲子关系营造、艺术与实用技能培训等,为孩子与妈妈俩个群体的成长与心灵抚慰做了精准的项目设计和服务。未来,我们希望打造一处给孩子们提供学习、康复、培训、特长培养和就业创业于一体的无障碍生活园,让残疾儿童与妈妈们在这里,共同营造一方属于他们的“伊甸园”。

 

爱是不放弃。帮助一个孩子,就是解放一个家庭。每个人献出一份爱心,让这些特殊孩子们也能平等的融入主流社会,为脑瘫、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点亮荧荧希望。

 

二、项目内容及特点:

 

在社会的爱心人士和社区的支持下,至今课堂已经办了三年,除了寒暑假,每周一节课,课堂不仅仅给予残疾儿童以系统的文化知识,还涵盖了陪伴教育、心理疏导、生活技能培训、爱好兴趣培养、自我潜能挖掘等,并为亲子关系的培养和缓解家庭压力做积极的探索。

【善爱课堂】项目包括了三个子项目:【儿童课堂】、【苔花乐队】和【妈妈课堂】。

【儿童课堂】邀请了潍坊五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参与合作,除了寒暑假外,每周日轮流固定为脑瘫、自闭症的孩子们上课,孩子们在这里学习文化课及绘画、乐高机器人、传统文化,以及参观博物馆、下部队、户外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并邀请健全学校的孩子们走进课堂,一起举办残健儿童手拉手等联谊交流活动。

【苔花乐队】是针对有音乐特长的自闭症少年,开设了音乐课堂,成立乐队,每周坚持彩排节目,带动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走出去参加社会公益性演出,帮助他们一步步实现舞台梦想。

我们针对残疾儿童家长,同步开办了【妈妈课堂】,除了邀请康复专家、心理援助专家不定时为家长们做康复指导培训和心理指导外,还请了专业的老师,来教妈妈们学习绘画、舞蹈、烘焙以及后续的手工制作等,带动家长们提升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三、【执行计划】

(1)招募有特长的社会志愿者老师;培训志愿者;招收符合课堂条件的学生。

(2)依据学生个体情况,做好登记,制定、完善个人档案,定制课程计划。除了传统文化课程、为孩子进行定期的康复训练,还有生活自理培养及社会化接触拓展。为随班跟读的孩子进行课程深入辅导。邀请社会有绘画、艺术特长的爱心人士或机构介入课堂以及后期的组织活动。

(3)开启妈妈课堂,包括里心理援助、康复指导及绘画、舞蹈、烘焙、面点等内容。

(4)巩固、强化、追踪,定期评估课堂效果;

(5)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内容包括亲子互动、联谊会或社会化接触、户外参观游玩等社会融入活动。

 

四、课堂赋能及效果:

1、至今课堂已经举办了85期,每期少则八九个孩子,多则十七八位,通过坚持学习和带动,帮助残疾儿童在文化知识巩固、人际关系培养,增加心理自信、打开眼界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和进步;

2、给予残疾儿童以系统的文化知识基础和丰富的课外活动,通过陪伴教育,培养残疾儿童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不断满足青少年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提升素质的需要。

3、深入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特长,培养兴趣爱好,整合资源,依据“量体裁衣”式的方案进行自我潜能延展;

4、疏导残疾儿童家长心理问题,充实自我,通过母与子的共同成长,改善、促进了家庭内部亲子关系,赢得了家长们的普遍欢迎和认可,为亲子关系的培养和缓解家庭压力做积极的探索。

5、通过组织活动,丰富课堂设计,促进了孩子、家长和志愿者每个群体的自我成长与提升。

6、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走出封闭家门,融入外界生活,认识更多同龄人,增加集体归属感。

 

五、受益人故事:

 

“这里有善良的志愿者姐姐,这里能做很多有趣的事,这里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这里常常充满笑声,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 善爱课堂。”——张勤雨

    

张勤雨,一出生就被医院诊断为脑瘫。为了让孩子得到康复,妈妈辞了心爱的工作,告别了三尺讲台,小的时候风里雨里陪着他到处治疗,试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孩子哭,要强的妈妈也陪着哭,但是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孩子的要求。后来在妈妈的努力下,小雨终于入学了,却一直跟不上学业,同时由于他身体的局限,很多班级的活动他都参与不了,在健全的学校里,小雨始终是那个敏感自卑的少年。但是在善爱课堂里,小雨却成为最积极的份子,每周都有高校的大学生来到课堂为他辅导功课,带他走出去参与惟爱助残公益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他的写作潜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掘,写的作文——《这里是我第二个温暖的家:善爱课堂》,还发表在社区报上,整个人也自信了很多。小雨经常说:来到这里,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希望自己以后还可以学到更多的生活技能,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可以做一名特教志愿者,也能去帮助别人,希望自己像仪宁阿姨一样能帮助到更多的残疾孩子,更希望善爱课堂开到每一处需要它的地方!

我要捐物拍卖